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项立项工作 的通知
发布者:zlgc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05-22 查看:605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现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项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广大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项目建设要求
1.结合本专业课程实际,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做好教学内容设计,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形成预期学习成果达成度测评证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改革经验。
2.课程应当注重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开展启发性、探究性、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强化过程学习考核,采取全过程考核、非标准答案考试等改革,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科学提高学生学习强度和学业挑战度。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课程思政公开课及听课活动。每门课程开展1次以上面向本单位或全校的示范公开课。各学院应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会,或组织教师参加相关教学沙龙、课程思政工作坊、教学研讨会等。
4.创新教学效果评价模式。每门课程应当根据课程性质、授课内容和教学过程等,制定本门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并作为项目结题验收的参考依据。
三、申报条件
1.项目组成员必须政治立场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2.项目负责人应为我校在职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独立完整承担1门及以上课程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积累或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
3.该项目的申报不受其它已申报立项项目限制,主持有在研的各级教研项目教师不受影响,均可申报本专项。
4.本专项申报为限额申报,每个单位申报数最多不多于学院专业数。
5. 项目组成员中必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参与,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挖掘“思政元素”,要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六个下功夫”上做好文章。
四、项目建设成果
1.一份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思政育人成效。新教学大纲应在本课程原教学大纲基础上修订而成,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2.一套新课件、新教案。根据上述新教学大纲编制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或新教案。
3.一套能体现改革成效的课程建设材料,包含2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参考附件3)、2个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微课视频、1次示范公开课资料及高清照片等;本课程学生的反馈及感悟,以及媒体报道等。
4.形成本门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5.有标志性教学成果(如教材建设、教学论文、优质在线课程建设、学生获奖等)。
五、相关要求
1.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做好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课程申报负责人应认真研读课程思政相关资料,积极改革创新,及时报送相关材料。
2.项目研究期限为一年,以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时间为准,拟立项20项左右(其中重点项目3-5项),并给予一定数额的建设经费支持建设。
3.此次申报工作使用“许昌学院教学项目管理平台”完成电子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平台网址为http://xcu.zlgc2.chaoxing.com/(操作说明见附件4)。
4.各学院将申报表(附件1)和学院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加盖单位公章,提交至教务处资源保障科,同时发送电子版至邮箱。立项申报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4日,逾期不予受理。
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资源保障科。联系人:张玲飞,联系电话:2968861,邮箱:75040352@qq.com,地址:行政办公楼225 室。
教务处
2019年5月22日
材料提交时间:
2019-05-22至2019-06-05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分别为: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